荷叶,荷花亭,荷花香,鸟鸣。仲夏时节,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数千亩荷花盛开。鸟儿在蓝天碧水中自由玩耍。游客在莲花栈道上悠闲漫步,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谐画面。
“打造这座千亩荷塘的目的是为鸟类创造多种空间形态和丰富的水环境和植被环境,让它们栖息繁衍。”朱晓军介绍说,莲藕田的改造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水系和植被的合理规划,增加活动范围,补充林带鸟类的食物来源,补充赤山湖核心区的单一鸟类栖息地系统,创造鸟类繁殖和栖息的生态乐园。
此外,该县还为赤山湖疏浚了4公里的河道,修建了8条水渠,使赤山湖的水经过千亩荷塘和周围的莲藕种植区两次净化后返回赤山湖,形成了水系循环,有效防止大量鸟粪掉入水中造成湖水富营养化,维护湿地生态。
[经济新闻]
经过大约40年的发展和演替以及15年的精心恢复,赤山湖湿地公园目前拥有约8万棵赤山树、近100种鸟类以及其他植物、鱼类和哺乳动物。2017年12月,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核,正式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
丰富的湿地景观不仅吸引了许多鸟类在此定居,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我欣赏了水林的奇观,乘船在荷塘中漂浮,感受了带着淡淡荷香的微风,品尝了几粒甜莲子。我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大自然。”正在用手机拍摄荷花的游客石晓月笑着说。
公园将5800亩土地功能划分为五个区域:生态保护区、恢复重建区、宣传教育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园区充分利用宣传教育展示区和合理利用区,在关键节点设置独特自然的观赏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和季节开展湿地保护、鸟类班等教育活动,举办湿地日、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活动,鸟类周和其他环境教育活动使游客能够在自然课上学习生态知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