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玻璃厂有哪几家,景大汽车玻璃厂搬走了吗?
已经搬走了。因为景大汽车玻璃厂曾经面临环保和土地征收等问题,最终决定搬离原有的工厂。在此之前,已经有相关媒体报道过该厂的搬迁计划和进展情况。据报道,景大汽车玻璃厂于2019年完成了搬迁工作,新址在沈阳市新民市北镇子镇巴楚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景大汽车玻璃厂已经搬走了。延伸内容:此次搬迁还涉及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问题。例如,景大汽车玻璃厂搬迁后,原有工厂区域将如何利用?新工厂的环保措施是否得到了提升?在搬迁过程中,是否给员工带来了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继续关注和解决。
洛阳是废都吗?
当然不是......
洛阳,华夏之源,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佛教圣寺、龙门石窟………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12多年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我华夏文明和大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大运河的中心枢纽,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洛阳史就是一部中国史的缩影!洛阳的49个历史之最,国人应该重新认识这座千年帝都!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 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千年古都。洛阳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勤劳勇敢的洛阳人创造出一座英雄之城,文化之城,科技之城,商贸之都,手工制造业极具发达,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财富和供人凭吊的遗迹旧址,也为人文资源开发利用和旅游胜地建设创造了条件。
洛阳曾经被称之为“东长安”,一度超过西长安占据世界第一大城市的地位,厚重的历史、辉煌的功业、不杇的成就,足可以傲视天下。在中国2000年多年辉煌的建都史上,汉唐盛世,洛阳不是首都,就是陪都,故有东长安美誉。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角度看被称为第一的“河洛文化”,“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较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
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也导致自此以后佛教僧院有了更明确的名字:“寺”,这里也成为汉传佛教的“祖庭”和“释源”,就算争议再多的今天,这个地位始终无法替代。白马寺也是我童年记忆中进入过的第一寺庙!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洛阳宫,是指隋唐洛阳皇宫,隋时称紫微宫,贞观元年,唐太宗号洛阳宫,武则天时称太初宫。显庆二年,唐高宗正式定洛阳为东都,把洛阳宫城当作自己的“东宅”。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以后,将洛阳作为帝国的首都,为武周王朝的第一大都城。随着唐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全面东移,洛阳皇宫也不断得到扩建和修整,规模宏大,华美壮丽达到洛阳历史上的顶峰。
读过语文的人们都不会忘记曹操的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洛阳历史地位名副其实,堪称世界一流。纵观中国历史,亚洲城市发展史,洛阳这座千年帝都的地位显赫,在我国除北京和西安外无以伦比,放眼世界,洛阳与古雅典、古罗马、古墨西哥城各具特色,同样具有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光芒。
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是我叔父的梦想城市,他是一大批援建大军中的一个,是新中国第一批“新移民”向往着社会主义建设“新特区”,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移民之都”。洛阳又是新中国的一个工业之都,让共和国为之而骄傲,让中国人为之而自豪的地方,洛阳由于地处中国腹地,市民素质与教育相对优越,乃至众多大国重器的诞生之地。十大厂矿的兴建,使洛阳一举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天津之外的全国第五大城市,其综合实力曾一度超越广州、沈阳、西安、成都等区域中心城市。
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玻璃厂、洛阳 矿山机器 厂、 洛阳轴承 厂、 洛阳铜加工 厂、洛阳407厂、洛阳耐火材料厂、洛阳热电厂、洛阳棉纺织厂、洛阳5111厂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型国企,都集中在洛阳。“东方红”拖拉机,成了国人对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洛阳十大厂矿中的六个156项目是指1953年5月——1954年10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陆续签订156项援建协议,其中的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制造厂等企业,国务院决定在中原地区建设,由此开始了选地筹备工作。
1953年6月,中共河南省南阳地委书记杨立功带领六十多名干部到洛阳,筹建第一拖拉机厂。1953年7月15日到9月15日,筹备处根据一机部汽车局的意见,主要在洛阳西郊的西工地区北部(原吴佩孚西工兵营北边的老飞机厂地区)选址。《一拖厂志》记载:“这片地区自老城西关起,西至涧河,北至陇海铁路,南至西工,面积共7.7平方公里,铁路以北面积约2平方公里。筹备处在该地区做了1:1000地形图的测绘,200米孔距的地质钻探。这片地区地形开阔平坦,地下水位低,土质好,居民少,靠近城市,铁道接轨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
中国一拖筹备处和苏联专家认为郑州的城市条件比洛阳好。因此,一拖筹备处决定在郑州建厂,筹备处大部分工作人员随即转到郑州。在此关键时刻,毛泽东主席发了话:“古时候那么多帝王在洛阳建都,难道就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么?”至此,决心大定,展开了洛阳建设高潮,开辟了洛阳的新纪元。
千百年来的兴衰荣辱,洛阳面对改革开放品尝着“计划经济特区”与“如今深圳特区”的辛酸和无奈,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洛阳慢慢的没落了………洛阳有过几次历史性机遇,洛阳人都把握住了,只有改革开放这一次机会把握的很好但没有到位。让我们记住那个已经被遗忘的中国古代成语,:“洛阳纸贵”,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洛阳城造出的乐不思蜀,马革裹尸 ,数典忘祖 ,挑肥拣瘦,前倨后恭, 定鼎中原 ,洛阳才子, 国色天香 ……
在此引用司马光的诗句做为结束语: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俗话说:“一个洛阳城,半个中国史。”洛阳如此厚重的历史资源,回首往事展望未来,洛阳人一定会再铸辉煌。
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认为,世上有一个日不落中央帝国的都城——洛阳!人类历史教科书上永远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期待洛阳的明天更加辉煌。
首先要从思想上根除旧思维旧习惯?
振兴东北,这个口号喊了得有二十多年快三十年了吧,非地域黑,客观的评价一下我自己知道的
最近火热的宰客是东北的吧,磨刀九个月宰羊三个月,谁是羊,外地的游客是羊!
先不论那些外地的游客交了团费去支援东北的旅游建设,他们不但没有成为上帝,反倒成了等着挨宰的羊,一张套票动辄几千块,不给钱就打,这是去旅游的吗,那是花钱去受辱的,跟着爆料者的资料就被泄露了,受到了铺天盖地的电话威胁和短信轰炸,究其原因大家都明白,我看你们以后就磨刀十二个月,铁锅炖自己吧。
曾经打算跟一个东北哥们回他家过春节,顺便涨涨见识,哥们百般推辞但是架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哥们那么不情愿我去。
到他家之后,明显的感觉到家里的地位高低,感觉那边都是先看你抽的烟戴的表开的什么车,再来决定对你的态度,朋友是个小职员收入不高,跟他哥相比确实还有一段距离,席间明显的感觉到朋友被冷落了,反观他哥被周围的热情冲上了天,朋友尴尬至极但是我们乐的清闲。
回家的路上我叫的车,司机见我是个外地人,楞是说我们带的东西碰掉了他的车漆,朋友本身就憋着一肚子的火,上去就是一个大巴掌劈头盖脸一顿怼,那个司机瞬间就老实了。
还有之前,在桂林把一碗米粉高价卖给游客的,在三亚欺客宰客的,也是东北人吧,这样的事情不需要再一一列举来吧。
振兴东北,拉倒吧。
洛阳是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城市?
十分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洛阳我国十分重要的城市。
也许会有人说:洛阳现在既不是首都,又不是省会,也不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边关重镇,已经不十分重要了。我认为决定一个城市的地位不能只从某一方面看,要从多个方面去了解,下面我从文明、历史、地理、人文、现代发展几个方面去论述。
文明:洛阳是华夏文明的代表,若没有洛阳,华夏文明将没有根华夏文明出自于黄河文明,黄河文明的中心区是中原文明,中原文明的核心区河洛文明,洛阳是河洛文明的代表城市,因此若没有洛阳,华夏文明将没有根。
河洛地区的包含的范围西到潼关,东到开封,南到嵩县伏牛山,北到济源焦作王屋山这一广大区域。河洛文明起始于距今7000——5000年前的仰韶文明时期,开始于“河出图、洛出书”。易经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论语》上讲:“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竹书纪年》里讲: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人类始祖伏羲在黄河与洛河交汇处观看流水旋涡,研究出八卦,开启了河洛文明。
中原文明定型于周礼,周礼是周公在洛阳制作,而后向全国推广,经过八百年的使用传播,确定中原文明的统治地位。而其时洛阳作为国都,对文明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孔子问礼于洛,到洛阳向老子学习周礼,老子是当时的大学问家,管理着周王室的图书馆,孔子在这里学习了三个月,弄清了周礼的全部内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儒家思想——仁仪和礼教,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年的主导思想。
历史:洛阳贯穿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若没有洛阳,中国历史将没有魂“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古都看洛阳。”这两句诗就说明了洛阳的历史贯穿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自夏商开始,河洛地区就成为王朝的核心区,国家的都城皆在河洛地区。周公营建洛邑后,更是确定了洛阳今天的位置,后来的两千年,洛阳一直处于国家的统治中心,前后“十三朝”把洛阳作为国都,所以被称作“十三朝古都”。
目前洛阳地区自东向西排列着五大古都遗址,分别为商城遗址、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隨唐洛阳城遗址和周王城遗址,这五大古都遗址见证了洛阳千年帝都的历史,它们的建设与焚毁与王朝的兴盛与灭亡息息相关,因此才有了要研究天下的兴盛和败亡,只要看看洛阳城建设史就知道了。
今年五月,考古学家在双槐树遗址的考古过程中发现了重大的都城遗址,整个城市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河洛古国”,碳十四测试距今5300年前,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黄帝时期,极有可能是黄帝的都城。也再次印证了夏商以前的早期中国就在河洛地区,尧舜禹三代的古唐国极有可能存在。
宋之后,国都东移,但洛阳仍然是国家重镇,每次王朝更替洛阳都成为双方争夺的战场。金灭北宋,蒙古灭金,蒙古灭南宋,洛阳都是重要夺取目标,把隨唐宋洛阳城焚毁怠尽。明朝又在洛河与瀍河交汇处重建,但规模与国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仍是国家的重要城市,王朝在统治过程中,攻陕必攻洛阳,出陕也必出洛阳,是中原取系西北长安的核心点。
地埋:洛阳居天地之中,若没有洛阳,中国的心脏地带将成空白洛阳古称中州,居于天地之中,是河洛盆地的核心。地处九州腹地,在东距东海大洋、西距青藏高原、北距长城大漠、南距南岭大海的地理距离上,几乎相当。在地形上处于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汇处,气候四季分明,气温冷暖适宜,既没有北部西部的冷干,又没有南部东部的湿潮,是农业生产人类易居的好地方。
隨朝开通大运河后,洛阳更是隨唐大运河的中心,向南直达江南沿海,向北直达北京东北,再加上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以三条水陆大道为轴,以洛阳为圆心,画一个圆正好是中国。以洛阳为都可以通江达海,辐射四方,所以洛阳虽然没有长安险固,但比长安繁盛易居。若是用碗在地图上把洛阳盖住,则东西南北相互隔开,连结不通,就象失去心脏一样。
人文: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若没有洛阳,天下华人将没有家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远时期人口就密积,随着中原王朝的强大,开始向四方扩张,人口也向四周传播,因此有“天下姓氏多出自河南,河南姓氏多出自洛阳”之说。
永嘉之乱后,晋室衣冠南渡,大批洛阳人为躲避战乱迁徒到南方,才使南方逐渐得到开发。唐朝的安史之乱与唐未战乱,洛阳是战乱中心,又有很多洛阳人迁移到相对安定的南方。金灭北宋和蒙古灭金,中原汉人再一次向南迁徙,南方形成大规模的客家人,他们都自称“河洛郎”,以洛阳为地名的地也有十几个:洛阳镇、洛阳村、洛阳桥等,洛阳已成为这些南迁的客家人心中的“家”。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大批中国人又走到海外,但他们心中依然以洛阳为“家”。因此若没有洛阳,这些南迁的客家人和海外华人将没有了“家”。
现代:洛阳是“一五”重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得到新生,第一个五计划期间,国家在洛阳建设八大工厂,使洛阳成为重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建设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豫西矿产资源丰富,煤、铝、钼等矿产含量居全国前列,支撑了洛阳工业发展,使洛阳在一段时期内工农业生产总值,一直位于全国各大城市的前茅。
同时,洛阳又是国家的科研基地,725、158、612、613等十几家部级研究所集聚了大量科技人才,承担着国家的大量科研任务,每年钻研出一大批科研成果,为支持了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洛阳还是我国中部除郑州外的别一个交通枢纽,夹在京广铁路与宝城铁南北大通道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铁路方面陇海、焦枝铁路十字交叉,徐兰高铁横穿全境,呼南高铁呼之于出,三洋铁路直通江浙。公路方面连霍、二广、宁洛、郑卢高速环绕洛阳城,航空方面有邙山、万安两座飞机场。
现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洛阳发展,中部崛起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战略支持,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2019年洛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34亿元,人口达到717万人,是全国非省会城市的第一位。今年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召开关于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推进会,要求洛阳力争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突破350万人,城镇化率达70%,向全国二线城市迈进。
结语:从以上论述中看,洛阳是依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城市,它不仅承载着我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同时承载着我国中部崛起和沿黄经济带的重任,而且还会越发展越好。关于【沈阳玻璃厂有哪几家】和【景大汽车玻璃厂搬走了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