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过后,春雷始鸣,细雨交加,春风吹拂,大地解冻,老父亲催促人们早点开始在田园耕作。劳作到夜晚才顶着月色背着锄头回家,惊得村里的狗都在叫,一大早就披着星光赶着小牛走进沉雾的大山里。到了五更天被公鸡打鸣惊到,农民生活苦啊。桃花辉映疏篱,垂柳倒映池塘。慢慢的,太阳晒得屋子里越来越暖和,小姑子穿着薄薄的衣裳。随意在院子里割些春天的韭菜,打上半瓮冬天酿制好的老酒,邀请朋友一起喝。我们这群上了年纪的老朋友喝醉了互相搀扶真是开心啊,农家生活多么美好啊。 郑燮,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知县,又调知潍县。为官同情平民,抑制富豪,初到潍县,遇大饥荒,即开仓赈贷;乾隆十八年,因请赈触忤大吏而辞官。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并立生祠。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其诗书画,人称为“三绝”。其著作以中华书局1962年版《郑板桥集》搜集最为完备。 古诗四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消。 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 迟迟朝日上,炊烟出林梢。 土膏脉既起①,良耜利若刀②。 高低遍翻垦,宿草不待烧。 幼妇颇能家,井臼常自操③。 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④。 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①土膏:肥沃的土地。脉:地脉,指泉水。②耜:古代耜曲柄起土的农器,即手犁。《诗经·周颂》中描写,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是用金属制作的。③井臼:汲水舂米。④古时农家有在门前路上洒石灰或草木灰以祈求丰收的习俗。 春风吹遍大地,积冻消融,大地复苏。一早就发现农民开始干活了,农夫背着锄头下地。过了很久,朝阳才缓缓升起,树梢上也冒出袅袅炊烟。肥沃的土地上开始流淌着潺潺泉水,耕地的犁头像刀一样锋利。田里高高低低都翻垦了个遍,那些陈年枯草也不用烧掉。小姑娘也很会持家,经常自己干汲水舂米的活。按照旧的风俗,在门前路上和四周撒上草木灰祈福。希望今天的辛勤劳动,带来这年好的收成。
赵孟頫,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谥文敏,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因赐第湖州,故为湖州人。入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诗文创作亦有成就。有《松雪斋文集》。 耕翻整地播种浇水和施肥是农作物播栽的重要环节,并以耕整地为先。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了少免耕法,但这种做法,耕地得不到深耕深翻。据研究,深翻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养分转化,有利于作物根系向纵深发展。尤其能增强作物生育后期植株的吸水供水能力,深耕还能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也可免除和减轻病虫草危害,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因此,少免耕法要与轮耕深翻相配合,建议每隔2~3年深耕1次,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上,确保耕地质量和可持续生产能力。 —————— END —————— 你想跟随时节,第一时间了解吗
1b
发表评论